2022年四川市直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笔试成绩陆续公布(成都、眉山笔试延期),四川华图遴选考试网为大家整理本次全省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及面试资格复审公告汇总如下,四川遴选面试班火热报名中>>>课程在线咨询
▼▼四川市直机关遴选成绩及面试名单▼▼
——四川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成绩查询——
地区 | 成绩查询 | 资格复审 |
达州 | 达州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广元 | 广元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雅安 | 雅安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凉山 | 凉山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阿坝 | 阿坝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巴中 | 巴中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广安 | 广安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攀枝花 | 攀西人才网 | 点击查看 |
宜宾 | 宜宾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成都 | 成都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自贡 | 自贡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资阳 | 资阳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德阳 | 德阳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泸州 | 泸州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甘孜 | 甘孜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内江 | 内江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乐山 | 乐山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遂宁 | 遂宁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眉山 | 眉山人事考试网 | 点击查看 |
——四川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资格复审——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所报考职位招录名额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资格复审的人员名单。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进入资格复审。进入资格复审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可全部进入资格复审。
进入资格复审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学历、学位证书、准考证、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二)《2022年度市直机关公开遴选(考调)公务员报名表》(所在单位、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和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注明“同意报考”并盖章);
(三)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文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公务员主管部门加盖复印属实公章);
(四)《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复印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公务员主管部门加盖复印属实公章);
(五)近3年年度考核表或年度考核等次证明(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公务员主管部门提供);
(六)遴选(考调)职位要求具有相关从业资格或技术职称的,还须提交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七)《公告》中遴选(考调)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川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形式——
面试由各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可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小组面试、集体面谈及结构化面试等方式进行,主要测试考生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根据需要,还可进行加试笔试、专业知识技能测试、组织实地调研、开展心理素质测评等,具体分值占比由各单位在面试前通报考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最低合格分数线为60分,低于60分的不能进入下一程序。
——四川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备考——
热点背景
最近人们注意到这样两条新闻:一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杜绝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等现象”;另一则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抓住“两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倡导勤俭节约文明过节新风尚。从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为新一年的奋斗征途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模拟试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杜绝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等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评价:党和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政府的资金要更加合理地运用,由“大手大脚”向“精打细算”转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2.多角度分析
(1)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正所谓“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这是对各级地方政府释放开源节流的施政信号,党和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精打细算,把线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到改善民生上,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政府过紧日子,时代背景下的理性选择。今天的成就与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跟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优良作风密不可分。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严重冲击,经济恢复压力大;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应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3)政府过紧日子,坚决抵制奢靡之风。一些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 “车轮上的铺张”变相发放津补贴等变异的“四风”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热衷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严重脱离地方实际,背离人民群众意愿。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是锤炼作风、提升本领的“练兵场”,也是滋养初心、担当使命的试金石。
3.对策
(1)政府过紧日子,关键是监督要“紧”。为应对“明紧实松”新变化,纪律监督、组织监督、预算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也应见招拆招,通过技术手段和专业手段,让监督在全领域、全时段、全流程都“紧”起来。
(2)政府过紧日子,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建立民生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将节省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民生特别是解决民生难事、加大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切实让人民群众的日子逐步向好。